今年10月13日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,主題是“早預警、早行動”,旨在通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、社會參與、多方協(xié)同的自然災害早期預警與應急響應行動機制,著力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防范應對能力。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,自然災害防范和安全生產工作進入高度敏感期。根據(jù)省、市、區(qū)《關于做好2022年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我鎮(zhèn)積極做好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:
一、扎實開展宣傳教育。利用機關集中、鎮(zhèn)村微信群積極開展災害知識科普宣傳工作,發(fā)放安全宣傳彩頁5000余份,把減災救災安全生產知識和警示教育案例宣傳到機關、村、社區(qū)、企業(yè)、學校等單位,通過全民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安全宣傳,普及群眾自我保護及災后自救常識,提升了全民應急避險防護能力,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,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。
二、扎實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。在國際減災日期間,組織開展一次災害事故風險和隱患排查, 重點做好社區(qū)、學校、醫(yī)院、敬老院、建筑工地、城鎮(zhèn)燃氣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重要設施的隱患排查,共成立20個檢查組對各村社區(qū)企業(yè)的災害風險進行排查,檢查單位85家,督導問題20個,總共排查隱患15條,已全部整改到位。
三、扎實開展防災減災應急演練。結合我鎮(zhèn)實際,立足冬季災害風險特點,組織敬老院、相關企業(yè)開展防災減災應急演練。
(撰稿:王宏燦 審核:楊高莊)